三國遺事卷第一
紀異卷第一
叙曰: 大抵古之聖人, 方其禮樂興邦, 仁義設敎, 則怪力亂神, 在所不語.
然而帝王之將興也, 膺符命 受圖籙, 必有以異於人者, 然後能乘大變, 握大器, 成大業也.
故<河>出圖 <洛>出書而聖人作; 以至虹繞<神母>而誕<羲>; 龍感<女登>而生<炎>; <皇娥>遊<窮桑>之野, 有神童自稱<白帝>子, 交通而生<小昊>; <簡狄>呑卵而生<契>; <姜嫄>履跡而生<弃>; 胎孕十四月而生<堯>; 龍交大澤而生<沛公>.
自此而降, 豈可殫記! 然則三國之始祖, 皆發乎神異, 何足怪哉! 此神異之所以漸諸篇也, 意在斯焉.
古朝鮮[王儉朝鮮]
《魏書》云: “乃往二千載有<壇君王儉>, 立都<阿斯達>[《經》云<無葉山>, 亦云<白岳>, 在<白州>地, 或云在<開城>東, 今<白岳宮>是], 開國號<朝鮮>, 與<高>同時.
古記云: “昔有<桓國>[謂<帝釋>也]庶子<桓雄>, 數意天下, 貪求人世, 父知子意, 下視<三危太伯>可以弘益人間, 乃授天符印三箇, 遣往理之.
<雄>率徒三千, 降於<太伯山>頂[卽<太伯>今<妙香山>]神壇樹下, 謂之<神市>, 是謂<桓雄天王>也.
將風伯 雨師 雲師, 而主穀 主命 主病 主刑 主善惡, 凡主人間三百六十餘事, 在世理化.
時有一熊 一虎, 同穴而居, 常祈于神<雄>, 願化爲人.
時, 神遺靈艾一炷蒜二十枚曰: “爾輩食之, 不見日光百日 便得人形” .
熊 虎得而食之忌三七日, 熊得女身, 虎不能忌而不得人身.
熊女者無與爲婚, 故每於壇樹下, 呪願有孕, <雄>乃假化而婚之, 孕生子, 號曰<壇君王儉>.
以<唐高>卽位五十年庚寅[<唐高>卽位元年戊辰, 則五十年丁巳, 非庚寅也, 疑其未實], 都<平壤城>[今<西京>], 始稱<朝鮮>.
又移都於<白岳山><阿斯達>, 又名<弓[一作方]忽山>, 又<今彌達>, 御國一千五百年.
<周><虎王>卽位己卯, 封<箕子>於<朝鮮>, <壇君>乃移於<藏唐京>, 後還隱於<阿斯達>爲山神, 壽一千九百八歲.
《唐 裵矩傳》云: “<高麗>本<孤竹國>[今<海州>], <周>以封<箕子>爲<朝鮮>.
<漢>分置三郡, 謂<玄菟> <樂浪> <帶方>[北帶方]”.
《通典》亦同此說.
[《漢書》則<眞> <臨> <樂> <玄>四郡, 今云三郡, 名又不同, 何耶?]
digitized by jikji. HiSTOPIA™
|